種族和宗教戰爭期間的裁軍:聯合國的視角

國際民族宗教調解中心於2015年10月2015日在紐約舉行的XNUMX年度民族與宗教衝突解決與建設和平國際會議上發表傑出演講。

主講人:

柯蒂斯‧雷諾德,紐約聯合國總部聯合國裁軍事務廳秘書長裁軍事項諮詢委員會秘書。

我很高興今天早上在這裡向大家介紹聯合國的工作,特別是聯合國裁軍事務廳(裁軍事務廳)的工作及其從以下角度解決武裝衝突所有根源的努力:裁軍。

感謝國際民族宗教調解中心(ICERM)組織這次重要的會議。 值此之際,我們正值聯合國成立 70 週年,七十年來,聯合國一直處於世界各地建設和平和預防衝突努力的最前線。 因此,我們讚揚你們這樣的民間社會組織為制定預防和解決武裝衝突的替代方法以及教育人們了解種族間和宗教間衝突的危險所做的不懈努力。

民間組織也為裁軍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聯合國裁軍事務廳特別感謝它們在這方面的工作。

身為六次聯合國維和行動的資深人士,我親眼目睹並非常了解武裝衝突在全球許多地區造成的長期社會、環境和經濟損害。 眾所周知,這類衝突有幾個根源,宗教和種族只是其中兩個。 衝突也可能由許多其他原因引發,必須採取適當措施直接解決具體的根本原因,包括宗教和種族根源。

我政治事務部的同事,特別是調解支助股的同事,肩負著尋找適當措施解決各種衝突根源的任務,並在與衝突有關的許多領域部署了廣泛的資源。功效很大。 這些努力雖然在某些情況下非常有效,但本身不足以充分解決各種武裝衝突。 為了有效應對武裝衝突,包括解決其根源及其毀滅性後果,聯合國利用了廣泛的專業知識。

在這方面,聯合國體系內各部門協作,利用其專門資源和人力解決武裝衝突問題。 這些部門包括聯合國裁軍事務廳、政治事務部、維持和平行動部(DPKO)、外勤事務部(DFS)等。

這讓我談談裁軍事務廳的工作及其在預防和解決武裝衝突方面的作用。 我們在本質上是一項協作努力中的作用是減少助長衝突的武器和彈藥的供應。 本次小組討論的主題是“民族和宗教戰爭期間的裁軍”,似乎表明在宗教和民族衝突的背景下可能存在一種特殊的裁軍方法。 首先我要先明確的是:聯合國裁軍事務廳不區分不同類型的武裝衝突,採取統一的方式執行裁軍任務。 透過裁軍,我們希望減少目前在世界各地助長宗教、種族和其他衝突的各類武器的供應。

在所有衝突中,無論是種族衝突、宗教衝突或其他衝突,裁軍都涉及收集、記錄、控制和處置戰鬥人員的小型武器、彈藥、爆炸物以及輕武器和重型武器。 目標是減少並最終消除不受管制的武器供應,從而降低進一步加劇任何類型衝突的機會。

我們辦公室致力於支援和促進軍備控制協議,因為這些協議在整個裁軍歷史上化解衝突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它們起到了建立信任措施的作用,為將敵對勢力帶到談判桌上提供了途徑和機會。

例如,《武器貿易條約》和《行動綱領》是國際社會可以部署的兩個非常重要的工具,作為防止常規武器非法轉讓、破壞穩定的積累和濫用的保障措施,這些武器經常被用來進一步促進種族、宗教和宗教自由。 ,以及其他衝突。

聯合國大會最近通過的《武器貿易條約》旨在為規範常規武器國際貿易建立盡可能最高的共同國際標準,防止和消除常規武器非法貿易及其轉用。 人們希望,隨著對武器貿易的監管加強,衝突地區將實現更大程度的和平。

正如秘書長最近所說,「《武器貿易條約》承諾建立一個更和平的世界,並消除國際法中明顯的道德差距。

除了支持通過《武器貿易條約》之外,聯合國裁軍事務廳還負責監督《從各個方面防止、打擊和消除小型武器和輕武器非法貿易的行動綱領》。 這是聯合國支持的一項重要倡議,成立於1990年代,旨在透過促進參與國的各種軍備控制制度來減少小型武器和輕武器的供應。

聯合國安理會也在裁軍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以消除種族、宗教和其他衝突。 2014年1月,安理會通過了一項關於恐怖主義行為對國際和平與安全造成的威脅的決議[2],特別提到外國恐怖主義戰鬥人員所構成的威脅。 重要的是,安理會重申其決定,即各國應防止直接或間接向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勝利陣線(ANF)以及所有個人、團體、企業和組織直接或間接供應、銷售或轉讓武器。與基地組織有關聯的實體。[XNUMX]

最後,我試圖闡明聯合國裁軍事務廳的工作以及裁軍在解決種族、宗教和其他衝突方面的關鍵作用。 正如你們現在可能已經了解的那樣,裁軍只是等式的一部分。 我們在聯合國結束種族、宗教和其他形式衝突的工作是聯合國系統許多部門的集體努力。 只有利用聯合國體系各部門的專業知識,我們才能夠有效地解決宗教、種族和其他衝突的根源。

[1] S/RES/2171 (2014),21 年 2014 月 XNUMX 日。

[2] S/RES/2170 (2014),第 10 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伊博蘭的宗教:多元化、相關性和歸屬感

宗教是一種社會經濟現象,對世界各地的人類有著不可否認的影響。 儘管宗教看起來神聖不可侵犯,但它不僅對於理解任何原住民的存在很重要,而且在種族間和發展背景下也具有政策相關性。 關於宗教現象的不同表現形式和命名的歷史和民族誌證據比比皆是。 位於尼日利亞南部、尼日河兩岸的伊博族是非洲最大的黑人創業文化群體之一,其宗教狂熱無疑意味著其傳統邊界內的可持續發展和種族間互動。 但伊博蘭的宗教格局不斷在改變。 1840 年之前,伊博人的主要宗教是土著宗教或傳統宗教。 不到二十年後,當基督教傳教活動在該地區開始時,一股新的力量被釋放出來,最終將重新配置該地區的本土宗教景觀。 基督教的發展使後者的統治地位相形見絀。 在基督教在伊博蘭誕生一百週年之前,伊斯蘭教和其他不那麼霸權的信仰興起,與當地的伊博宗教和基督教競爭。 本文追蹤了伊博蘭的宗教多元化及其與和諧發展的功能相關性。 它從已發表的作品、訪談和文物中獲取數據。 它認為,隨著新宗教的出現,伊博人的宗教格局將繼續多樣化和/或適應,為了現有和新興宗教的包容性或排他性,為了伊博人的生存。

分享到

馬來西亞皈依伊斯蘭教和民族主義

本文是一個更大的研究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的重點是馬來西亞馬來民族主義和至上主義的興起。 雖然馬來族民族主義的興起可以歸因於多種因素,但本文特別關注馬來西亞的伊斯蘭教皈依法以及它是否強化了馬來族至上的情緒。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於1957年從英國統治下獨立。 馬來人是最大的族群,一直將伊斯蘭教視為其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將他們與英國殖民統治期間引入該國的其他族群區分開來。 雖然伊斯蘭教是官方宗教,但憲法允許非馬來人的馬來西亞人,即華人和印度人和平地信奉其他宗教。 然而,管理馬來西亞穆斯林婚姻的伊斯蘭教法規定,非穆斯林如果想與穆斯林結婚就必須皈依伊斯蘭教。 在本文中,我認為伊斯蘭教皈依法已被用作加強馬來西亞馬來民族主義情緒的工具。 初步數據是根據與非馬來人結婚的馬來穆斯林的訪談收集的。 結果顯示,大多數馬來受訪者認為皈依伊斯蘭教是伊斯蘭宗教和州法律所要求的當務之急。 此外,他們也認為非馬來人沒有理由反對皈依伊斯蘭教,因為結婚後,孩子將根據憲法自動被視為馬來人,憲法也附帶地位和特權。 皈依伊斯蘭教的非馬來人的觀點是基於其他學者進行的二次訪談。 由於穆斯林與馬來人聯繫在一起,許多皈依穆斯林的非馬來人感到自己的宗教和民族認同被剝奪,並感到接受馬來民族文化的壓力。 雖然改變皈依法可能很困難,但在學校和公共部門進行公開的宗教間對話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