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比亞訴緬甸案

XNUMX月底,該案在海牙開始公開聽證會。 岡比亞訴緬甸 在國際法院。 岡比亞於2019年對緬甸政府提起訴訟,聲稱這個東南亞國家違反了《防止及懲治種族滅絕罪公約》,該公約由包括緬甸在內的152個國家簽署。 岡比亞認為,緬甸對其羅興亞少數民族的暴力行為違反了該條約。

緬甸國家歷史上一直排斥和迫害羅興亞人,剝奪他們的公民身份,但從2016年開始,軍方支持的針對羅興亞人的頻繁暴力襲擊引發了大規模移民到鄰國孟加拉國。 緬甸軍方的行為被一些政府定義為種族清洗或種族滅絕。

一年前,緬甸軍方控制了該國政府並監禁了政府領導人昂山素季,昂山素季因對軍方襲擊羅興亞人保持沉默而受到批評。

聽證會的筆錄可以在國際法院的網站上找到: https://www.icj-cij.org/en/case/178

本頁還提供了人權觀察組織二月份發表的一篇內容豐富的文章: https://www.hrw.org/news/2022/02/14/developments-gambias-case-against-myanmar-international-court-justice

ICERM 緬甸簡報

下載簡報

岡比亞訴緬甸:衝突摘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建立有復原力的社區:種族滅絕後雅茲迪社區以兒童為中心的問責機制(2014)

本研究重點在於種族滅絕後的雅茲迪社群推行問責機制的兩種途徑:司法和非司法。 過渡時期司法是一個獨特的危機後機會,可以透過策略性多層面支持來支持社區過渡並培養韌性和希望感。 在這些類型的過程中,不存在「一刀切」的方法,本文考慮了各種基本因素,為建立有效方法奠定基礎,不僅控制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成員為他們的危害人類罪負責,但要賦予雅茲迪成員,特別是兒童,重新獲得自主和安全感。 在這個過程中,研究人員制定了兒童人權義務的國際標準,具體說明了哪些標準與伊拉克和庫德人的情況有關。 然後,透過分析從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類似情況的案例研究中吸取的經驗教訓,該研究建議建立以鼓勵雅茲迪背景下的兒童參與和保護為中心的跨學科問責機制。 提供了兒童可以而且應該參與的具體途徑。 在伊拉克庫德斯坦對七名被伊斯蘭國囚禁的兒童倖存者進行採訪,獲得了第一手資料,了解了目前在滿足他們被囚禁後的需求方面的差距,並導致創建了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檔案,將被指控的罪犯與具體違反國際法的行為聯繫起來。 這些感言對年輕雅茲迪倖存者的經歷提供了獨特的見解,並且在更廣泛的宗教、社區和地區背景下進行分析時,為整體的後續步驟提供了清晰的信息。 研究人員希望傳達為雅茲迪社區建立有效過渡司法機制的緊迫感,並呼籲具體行為者以及國際社會利用普遍管轄權,推動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TRC)作為解決問題的途徑。透過非懲罰性的方式尊重雅茲迪人的經歷,同時尊重兒童的經歷。

分享到

馬來西亞皈依伊斯蘭教和民族主義

本文是一個更大的研究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的重點是馬來西亞馬來民族主義和至上主義的興起。 雖然馬來族民族主義的興起可以歸因於多種因素,但本文特別關注馬來西亞的伊斯蘭教皈依法以及它是否強化了馬來族至上的情緒。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於1957年從英國統治下獨立。 馬來人是最大的族群,一直將伊斯蘭教視為其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將他們與英國殖民統治期間引入該國的其他族群區分開來。 雖然伊斯蘭教是官方宗教,但憲法允許非馬來人的馬來西亞人,即華人和印度人和平地信奉其他宗教。 然而,管理馬來西亞穆斯林婚姻的伊斯蘭教法規定,非穆斯林如果想與穆斯林結婚就必須皈依伊斯蘭教。 在本文中,我認為伊斯蘭教皈依法已被用作加強馬來西亞馬來民族主義情緒的工具。 初步數據是根據與非馬來人結婚的馬來穆斯林的訪談收集的。 結果顯示,大多數馬來受訪者認為皈依伊斯蘭教是伊斯蘭宗教和州法律所要求的當務之急。 此外,他們也認為非馬來人沒有理由反對皈依伊斯蘭教,因為結婚後,孩子將根據憲法自動被視為馬來人,憲法也附帶地位和特權。 皈依伊斯蘭教的非馬來人的觀點是基於其他學者進行的二次訪談。 由於穆斯林與馬來人聯繫在一起,許多皈依穆斯林的非馬來人感到自己的宗教和民族認同被剝奪,並感到接受馬來民族文化的壓力。 雖然改變皈依法可能很困難,但在學校和公共部門進行公開的宗教間對話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