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的複雜性:緬甸和紐約的宗教間對話與和平建設

簡介

對於衝突解決社區來說,了解導致信仰社區之間和內部衝突的許多因素的相互作用至關重要。 對宗教作用的簡單分析會適得其反。

在美國,這種錯誤的分析反映在媒體關於伊斯蘭國及其對宗教少數群體的迫害的言論中。 從政治化聽證會(最近一次是 2016 年 1 月)中也可以看出這一點,這些聽證會為偽專家提供了在國家立法者面前發言的機會。 “恐懼公司”[XNUMX] 等研究繼續展示政治右翼如何擴大智囊團網絡,以在媒體和政界推廣此類“專業知識”,甚至到達聯合國。

不僅在歐洲和美國,而且在世界其他地區,公共言論越來越受到反動和仇外觀點的污染。 例如,在南亞和東亞,伊斯蘭恐懼症已成為緬甸、斯里蘭卡和印度極具破壞性的政治力量。 對於研究人員來說,重要的是不要優先考慮“西方”的衝突、爭議或宗教經歷; 同樣重要的是,不要給予三種亞伯拉罕宗教以特權,而排除也可能被民族主義或其他政治利益劫持的其他宗教傳統。

由於衝突和恐怖的持續存在和感知的威脅,公共話語和公共政策的安全化可能會導致對宗教意識形態影響的扭曲看法。 一些調解人可能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認同文明衝突的觀念,或者一方面是世俗與理性,另一方面是宗教與非理性之間的本質對立。

在不訴諸流行安全話語的混雜和虛假二元論的情況下,我們如何檢查信仰體系——包括他人的和我們自己的——以理解“宗教”價值觀在構建觀念、溝通和和平進程中的作用?

作為法拉盛宗教間委員會的聯合創始人,憑藉多年在基層宗教間夥伴關係中的社會正義工作,我建議研究紐約市宗教間參與的多種模式。 作為聯合國緬甸工作組項目主任,我建議調查這些模式是否可以轉移到其他文化背景,特別是緬甸和南亞。

行動的複雜性:緬甸和紐約的宗教間對話與和平建設

不僅在歐洲和美國,而且在世界許多其他地區,公共言論越來越受到反動和仇外觀點的污染。 在本文要討論的例子中,在東南亞,伊斯蘭恐懼症已成為緬甸特別具有破壞性的力量。 在那裡,由極端主義佛教僧侶與前軍事獨裁者聯合領導的一場惡毒的仇視伊斯蘭教運動,使羅興亞穆斯林少數民族成為無國籍者並成為替罪羊。

三年來,我一直在緬甸工作組擔任紐約和聯合國項目主任。 緬甸工作組是一個美國穆斯林人權倡議,通過動員社區成員、參與廣泛的媒體工作以及與政策制定者舉行會議,倡導受迫害的羅興亞人的人權。 [2] 本文試圖了解緬甸宗教間交往的現狀,並評估其創造公正和平的潛力。

隨著 2016 年 2016 月由國務資政昂山素季領導的緬甸新政府上台,最終的政策改革確實出現了新的希望。 然而,到 1 年 2016 月,尚未採取具體措施將任何公民權利歸還給 2016 萬羅辛亞人,他們仍被禁止在緬甸境內旅行、接受教育、在不受官僚干預或投票的情況下自由組建家庭。 (Akbar,2016)數十萬男人、女人和兒童流離失所,進入國內流離失所者和難民營。 由聯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擔任主席的一個諮詢委員會於 XNUMX 年 XNUMX 月召開,以審查杜昂山素季所說的這種“複雜局勢”,但該委員會中沒有羅興亞人成員。 與此同時,國家和平進程已經啟動,以解決全國各地其他嚴重、長期的種族衝突,但不包括羅辛亞少數民族。 (敏特 XNUMX)

特別是在緬甸,當多元化受到圍攻時,當地的宗教間關係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當政府開始出現民主化跡象時,會出現什麼趨勢? 哪些社區在衝突轉化中發揮帶頭作用? 宗教間對話是否有助於締造和平,或者還有其他建立信任和合作的模式嗎?

關於觀點的一點說明:我作為紐約市穆斯林美國人的背景影響了我如何理解和構建這些問題。 伊斯蘭恐懼症對 9/11 事件後的美國政治和媒體言論產生了不幸的影響。 由於衝突和恐怖的真實和感知威脅持續存在,公共話語和公共政策的安全化可能導致對宗教意識形態影響的扭曲評估。 但不是一個原因——伊斯蘭教——而是許多社會和文化因素匯聚在一起,在信仰群體之間和內部產生衝突。 無論是伊斯蘭教、佛教還是任何其他宗教,對宗教教義作用的簡單分析都會適得其反。 (傑里森,2016)

在這篇簡短的論文中,我建議首先研究緬甸宗教間參與的當前趨勢,然後簡要介紹紐約市宗教間參與的草根模式,作為比較和反思的框架。

由於目前來自緬甸的可量化數據很少,因此這項初步研究主要基於與不同同事的對話,並得到文章和在線報告的證實。 這些男男女女都代表並參與了陷入困境的緬甸社區,他們正在悄悄地為未來的和平之家奠定最包容的基礎。

緬甸浸信會:兩百年的團契

1813 年,美國浸信會教徒 Adoniram 和 Ann Judson 成為第一批在緬甸定居並產生影響的西方傳教士。 阿多奈拉姆還編寫了一本緬甸語詞典並翻譯了《聖經》。 儘管疾病、監獄、戰爭以及大多數佛教徒缺乏興趣,賈德森家族在四十年的時間裡仍然能夠在緬甸建立持久的浸信會存在。 阿多奈拉姆去世 63 年後,緬甸已有 163 座基督教教堂、7,000 名傳教士和 XNUMX 多名受洗皈依者。 緬甸目前擁有世界第三大浸信會信徒,僅次於美國和印度。

賈德森夫婦表示,他們的目的是“傳播福音,而不是反佛教”。 然而,他們的羊群增長大部分來自萬物有靈論部落,而不是來自佛教多數。 特別是,皈依者來自克倫人,這是一個受迫害的少數民族,擁有許多似乎與舊約相呼應的古老傳統。 他們的神諭傳統讓他們準備好接受彌賽亞的到來,並帶著教義來拯救他們。 [3]

賈德森的遺產在緬甸的宗教間關係中得以延續。 今天,在緬甸,緬甸神學院的賈德森研究中心為不同的學者、宗教領袖和神學院學生提供了一個平台,“開展對話和採取行動來解決當前問題,以改善我們的社會”。 自2003年以來,JRC召開了一系列論壇,將佛教徒、穆斯林、印度教徒和基督教徒聚集在一起,“以建立友誼、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合作”。 (新聞和活動,網站)

論壇通常也具有實際意義。 例如,2014 年,該中心舉辦了一次培訓,培養 19 名多信仰活動人士成為記者或媒體機構的消息來源。 28年2015月160日,XNUMX餘名師生參加了國際南傳佛教傳教大學ITBMU與緬甸神學院MIT的學術對話,主題為“從佛教與基督教角度對和解的批判性評價”。 本次對話是旨在加深社區之間相互了解的系列對話中的第三次。

對於大多數20th 緬甸沿襲了英國殖民政府建立的教育模式,並一直延續到 1948 年獨立。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很大程度上國有化和貧困的教育體係因貶低民族身份而疏遠了一些緬甸人,但仍得以維持,尤其是對精英群體而言。 然而,1988年民主運動之後,國家教育體系在長期的學生鎮壓中基本上被摧毀。 1990 世紀 XNUMX 年代,大學關閉了至少五年,有時學年也被縮短。

自1927年成立以來,JRC的母機構緬甸神學研究所(MIT)只提供神學學位課程。 然而,在2000年,為了應對國家的挑戰和教育需求,神學院推出了名為宗教研究文學學士(BARS)的文科課程,吸引了穆斯林、佛教徒和基督徒。 該項目之後還有許多其他創新項目,包括 MAID(跨信仰研究和對話文學碩士)。

卡林·卡洛牧師 (Rev. Karyn Carlo) 是一名退休的紐約市警察隊長,後來成為傳教士、教師和浸信會傳教士,2016 年中期在緬甸仰光附近的普沃克倫神學院任教了幾個月。 (卡洛,2016)與緬甸神學院的 1,000 名學生相比,她的神學院規模只有五分之一,但也很完善,成立於 1897 年,當時名為“克倫女子聖經學校”。 除神學外,課程還包括英語、計算機技能和克倫文化。[4]

克倫族人口約 7 萬,在旨在邊緣化他們的“緬甸化”政策下也遭受了衝突和排斥。 這種痛苦已經持續了四十多年,對社會化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例如,現任神學院院長蘇蒂漢牧師 (Rev Dr. Soe Thihan) 在這段不穩定時期由祖母撫養長大,他被教導要在受到襲擊時快速吃飯,並始終在口袋裡裝上大米,這樣他就可以在森林裡吃東西生存。每天幾粒。 (與 K. Carlo 的個人交流)

1968年至1988年間,緬甸不允許外國人進入,這種孤立導致浸信會神學被及時凍結。 LGBT 問題和解放神學等現代神學爭議尚不為人所知。 然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即使在地方教會層面上,神學院學生也已經迎頭趕上,但地方教會層面仍然高度保守。 卡洛牧師確認“對話是基督教信仰的本質”,他將締造和平和後殖民話語帶入了神學院課程。

卡洛牧師認識到阿多奈拉姆·賈德森故事中的殖民色彩,但也接受他在緬甸建立教會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她對我說:“我告訴我的學生:耶穌是亞洲人。 你可以慶祝賈德森——同時也可以重新找回基督教信仰的亞洲根源。” 她還教授了“廣受好評”的宗教多元化課程,許多學生表示有興趣與穆斯林對話。 在宗教層面上,他們一致認為,“如果聖靈不能被宗教束縛,那麼聖靈對穆斯林說話也是如此。”

卡羅牧師還從丹尼爾·巴特里牧師的作品中教她的神學院學生,丹尼爾·巴特里牧師是一位與國際部委有聯繫的著名作家和培訓師,他在世界各地旅行,對社區進行沖突轉化、非暴力和和平建設方面的培訓。 至少自 1989 年以來,巴特里牧師就訪問了緬甸,提供有關衝突分析、了解個人衝突風格、管理變革、管理多樣性、權力動態和創傷治癒的小組會議。 他經常穿插舊約和新約經文來引導對話,例如撒母耳記下 2 章、以斯帖記 21 章、馬太福音 4 章和使徒行傳 21:6-1。 然而,他也巧妙地利用了來自各種傳統的文本,例如在他出版的兩卷本《跨宗教公正和平建設》文集中,收錄了來自世界各地的 7 種社會正義領導力模型。 (巴特里,31)

丹尼爾·巴特里(Daniel Buttry)將亞伯拉罕宗教視為衝突中的兄弟姐妹,他與從尼日利亞到印度、從底特律到緬甸的穆斯林社區進行了接觸。 2007年,超過150名穆斯林學者發表了“我們和你之間的共同語言”宣言,尋求找出共同點以建立和平的宗教間關係。 [5] 美國浸信會還圍繞這份文件組織了一系列穆斯林浸信會會議。 除了包含這些材料之外,巴特里還於 2015 年 2015 月在底特律 IONA 清真寺接受培訓時,與底特律大都會跨宗教領導委員會的伊瑪目埃爾特克 (Imam El Turk) 進行了“非常成功”的合作,期間將基督教和穆斯林關於締造和平的文本進行了匹配。 在十天的培訓中,從孟加拉國到烏克蘭的不同美國人分享了關注社會正義的文本,甚至包括將“登山寶訓”稱為“耶穌聖戰”。 (巴特里 XNUMXA)

巴特里的“跨宗教公正締造和平”方法以他的浸信會同事格倫·斯塔森(Glen Stassen)制定的“公正締造和平”運動的十項原則為藍本,斯塔森制定了具體的做法,可以幫助在堅實的基礎上建立和平,而不僅僅是反對戰爭。 (斯塔森,10)

在擔任顧問期間,丹尼爾·巴特里 (Daniel Buttry) 在博客中介紹了他在各個衝突地區所做的努力。 他 2011 年的一次旅行可能是拜訪羅興亞人[6]; 儘管描述似乎非常吻合,但所有細節都已從帳戶中刪除。 這是猜測; 但在其他情況下,他在緬甸的公開報告中更加具體。 第 23 章(“你所說的毫無價值”) 我們是襪子)《和平締造者》講述了緬甸北部一次訓練的故事,軍隊在那裡屠殺少數民族叛亂分子(族裔未命名)。 大多數緬甸學生對老師非常尊重,甚至不敢發表獨立意見。 此外,正如他所寫,“人們對軍隊非常恐懼,因此大多數人在研討會上不敢說任何話。 參與者的“舒適區”非常小,離“警戒區”不遠,唯一關心的是自我保護。” 然而,巴特里講述了一名學生在情緒上向他發起挑戰,並表示非暴力策略只會讓他們全部被殺。 經過一番思考後,培訓師指出提問者不同尋常的勇敢,從而扭轉了局面。 “是什麼給了你這樣的力量?” 他們問過。 它們賦予提問者權力,與他對不公正的憤怒聯繫起來,從而挖掘深層動機。 幾個月後,當他們返回該地區時,他們發現一些非暴力策略實際上已經在軍隊指揮官那裡得到了成功的嘗試,並同意做出一些調整。 研討會參與者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與緬甸佔領軍取得任何形式的勝利。 (巴特里,2015)

儘管有官方政策,但衝突和貧困即使不是團結,也可能有助於維持強烈的相互依賴感。 群體需要彼此才能生存。 我採訪過的羅辛亞領導人都回憶起 30 年前的一段時期,當時異族通婚和互動更加普遍(Carroll,2015)。 卡林·卡洛告訴我,仰光阿隆鎮入口處有一座清真寺,不同的群體仍然在露天市場進行貿易和交往。 她還表示,神學院的基督教師生將前往當地的佛教閉關中心打坐。 它向所有人開放。

相反,她表示,同事們現在擔心,隨著政治變革,全球化的破壞可能會挑戰這種社區團結感,因為它破壞了多代家庭的家庭規範。 經過數十年的政府和軍事壓迫,維持傳統與向更廣闊的世界開放之間的平衡對於許多緬甸人(無論是在緬甸還是在海外)來說似乎是不確定的,甚至是令人恐懼的。

僑民與管理變革

自 1995 年以來,緬甸浸信會教堂[7]一直坐落在紐約州格倫代爾綠樹成蔭的街道上一棟寬敞的都鐸式建築內。 有超過 2,000 個克倫族家庭參加尤蒂卡北部的帳幕浸信會教堂 (TBC),但 2016 年 XNUMX 月,總部位於紐約的 MBC 週日祈禱會擠滿了人。與尤蒂卡教堂不同,MBC 的會眾是多元化的,有孟族和克欽族甚至緬甸家庭也能輕鬆地與凱倫打成一片。 一位年輕人告訴我,他的父親是佛教徒,母親是基督徒,儘管有輕微的疑慮,他的父親還是接受了他選擇浸信會的選擇。 會眾用緬甸語唱著《我們聚集在一起》和《奇異恩典》,長期擔任牧師的吳妙茂牧師在三株白色蘭花前開始佈道。

英語的重點讓我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聽懂講道,但後來的一位會眾和牧師本人也解釋了他的意思。 佈道的主題是“但以理和獅子”,莫牧師用它來闡明堅定文化和信仰所面臨的挑戰,無論是在緬甸的軍事壓迫下還是沉浸在全球化西方文化的干擾中。 有趣的是,在呼籲堅守傳統的同時,也有一些讚賞宗教多元化的言論。 莫牧師描述了馬來西亞穆斯林家庭中“朝拜”的重要性,以隨時提醒他們向上帝祈禱的方向。 他還不止一次讚揚耶和華見證人公開致力於自己的信仰。 隱含的信息是我們都可以互相尊重、互相學習。

儘管毛牧師無法描述他的會眾所從事的任何跨宗教活動,但他同意,在他在紐約市的 15 年裡,他看到跨宗教活動的興起是對 9/11 事件的回應。 他同意我可以帶非基督徒來參觀教堂。 對於緬甸,他表示謹慎樂觀。 他指出,宗教事務部長是在前幾屆政府任職的同一位軍人,但他最近似乎改變了主意,調整了他的部門的工作,最終不僅包括佛教徒,還包括緬甸的其他宗教。

浸信會與締造和平的趨勢

緬甸神學院,尤其是浸信會,似乎在建立宗教間信任與締造和平之間建立了非常牢固的聯繫。 種族和浸信會宗教身份之間的強烈重疊可能有助於將兩者混為一談,從而為建立和平進程中基於信仰的領導帶來建設性成果。

參與國家和平進程的緬甸人中,女性僅佔 13%,其中也不包括羅興亞穆斯林。 (參見 Josephson,2016 年;Win,2015 年)但在澳大利亞政府(特別是 AUSAid)的支持下,N Peace Network(一個由和平倡導者組成的多國網絡)一直致力於提升整個亞洲女性的領導力。 (參見 N 和平研究員,網址: http://n-peace.net/videos ) 2014 年,該網絡向兩名緬甸活動家授予了獎學金:Mi Kun Chan Non(孟族)和 Wai Wai Nu(羅興亞人領袖)。 隨後,該網絡表彰了一位為若開解放軍提供諮詢的若開族人和幾位與教會有聯繫的克欽族人,其中包括兩名指導少數民族群體完成國家和平進程的緬甸婦女,並隸屬於沙洛姆基金會,這是一個由高級浸信會牧師牧師博士創立的緬甸非政府組織. Saboi Jum 的部分資金由挪威大使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美慈組織資助。

在日本政府資助開設和平中心後,沙洛姆基金會於 2002 年成立了緬甸少數民族調解員聯誼會,並於 2006 年召集了宗教間合作小組。該基金會主要關注克欽邦的需求,2015 年將重點轉向其民間事務停火監測項目部分通過不同宗教領袖開展工作,並通過對話空間項目為和平進程提供支持。 400 年 8 月 2015 日,除若開邦外,緬甸幾乎所有地區都有 45 名不同的緬甸人參加了跨信仰祈禱活動。 該基金會當年的年度報告統計了 526 項宗教間活動,如節日和其他社會活動,其中佛教青年參與的事件總數為 457 起,基督徒和穆斯林分別為 367 起和 8 起,性別接近均等。 [XNUMX]

毫無疑問,浸信會在緬甸的宗教間對話和締造和平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 然而,其他宗教團體也在挺身而出。

多元主義還是宗教間對話的全球化?

2012 年針對羅興亞人的仇外心理和宗教迫害不斷加劇,一些國際組織對此表示震驚,並已與當地領導人進行了接觸。 那一年,宗教促進和平組織成立了第 92 屆nd 緬甸分會。[9] 最近在日本舉行的磋商也引起了其他區域分會的關注和支持。 “世界會議 和平宗教 出生於日本,”國際組織秘書長 William Vendley 博士說道。 RFP 國際 “日本在援助危機國家的宗教領袖方面有著獨特的傳統。” 代表團中甚至包括極端佛教組織馬巴塔的成員。 (ASG,2016 年)

隸屬於緬甸伊斯蘭中心的創始成員 Al Haj U aye Lwin 在 2016 年 XNUMX 月向我介紹了 RFP Myanmar Myint Swe 領導的努力; 穆斯林和佛教成員一直在與各自社區合作,向弱勢群體,特別是受衝突影響的兒童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U Myint Swe 宣布,“為了應對緬甸日益高漲的民族主義和社區緊張局勢,RfP Myanmar 在目標地區啟動了一個‘歡迎對方’的新項目。” 參與者準備了衝突解決和社區橋樑建設活動。 28年29月2016日至XNUMX日,RfP緬甸主席吳敏瑞和RfP國際副秘書長Kyoichi Sugino牧師訪問了緬甸若開邦實兌“重大族群暴力現場”。

考慮到極端主義佛教徒蓄意迫害羅辛亞少數民族,緬甸穆斯林通常不會支持有關“群體暴力”的平淡語言。 Al Haj U Aye Lwin 補充說,“RFP 緬甸理解,羅辛亞人不僅應受到人道主義待遇,而且應根據符合國際規範和標準的法律得到公平和公正的對待。 RFP 緬甸將支持昂山素季政府建立法治和人權。 因此,人權和基於種族和宗教的非歧視將會逐漸出現。”

這種觀點和信息的差異並沒有阻止緬甸和平宗教的發展。 2014 年,婦女賦權部門在一名帶薪工作人員但沒有政府支持的情況下推出了隸屬於全球婦女信仰網絡的“婦女信仰網絡”。 2015 年,青年和婦女團體在種族兩極分化的若開邦 Mektila 組織志願者應對洪水。 成員們舉辦了由緬甸神學研究所主辦的研討會,並參加了彼此的宗教慶祝活動,包括先知生日慶祝活動和印度教排燈節。

Al Haj U Aye Lwin 與他的同事 U Myint Swe 一起被要求加入有爭議的新諮詢委員會,該委員會的任務是評估包括羅興亞問題在內的“若開邦問題”,並因沒有緊迫解決羅興亞人問題而受到一些人的指責。針對羅興亞人權利的有問題的種族和宗教法。 (Akbar 2016)然而,Aye Lwin 告訴我,他自費編寫並分發了一本反駁有問題的種族和宗教法的書。 為了消除伊斯蘭恐懼症加劇的一些信念,他試圖安撫他的佛教同事。 他對穆斯林不可避免地征服佛教國家這一廣泛認同的歷史觀點提出質疑,並證明,正確理解的伊斯蘭“宣教”或傳教活動不能包括強迫。

宗教促進和平參與者還幫助建立了一些夥伴關係。 例如,2013 年,艾倫先生代表國際佛教徒網絡 (INEB)、國際正義世界運動 (JUST) 和宗教促進和平組織 (RfP) 幫助召集了穆斯林和佛教領袖聯盟來自該地區各地的人士齊聚一堂,共同簽署 2006 年都喜宣言。 該宣言呼籲政治家、媒體和教育工作者公正對待並尊重宗教差異。 (議會博客 2013)

2014 年,跨信仰兒童組織齊心協力支持兒童保護、生存和教育。 在宗教和平合作夥伴 Ratana Metta Organization (RMO) 的支持下,該組織的佛教、基督教、印度教和穆斯林成員也在 2015 年選舉前發表聲明,設想建立一個尊重宗教和種族多樣性的寬容社會。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伯特蘭·班維爾評論道:“緬甸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緬甸社會現在能為兒童做些什麼。 即將到來的選舉是一個完美的時刻,不僅可以為兒童承諾新的政策、目標和資源,而且還可以強調和平與寬容的價值觀,這對於兒童的和諧發展至關重要。”

緬甸青年參與了和平宗教“全球跨宗教青年網絡”,呼籲建立和平公園、人權教育以及青年交流機會,作為全球參與和社會流動的工具。 亞洲青年成員提議成立“亞洲宗教與文化比較研究中心”。 [10]

也許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來說,緬甸社會的開放帶來了希望。 但作為回應,不同的宗教領袖也提出了他們對和平、正義和發展的願景。 他們中的許多人帶來了全球視野和資源,投資於緬甸陷入困境的道德經濟。 下面是一些例子。

和平企業家:佛教和穆斯林的倡議

心道法師

心道大師出生於上緬甸,父母是華裔,童年時移居台灣。 當他成為以禪宗為核心修行的佛教大師時,他與南傳佛教和金剛乘傳統保持著聯繫,並得到緬甸最高祖師和藏傳佛教寧瑪派噶陀傳承的認可。 他強調所有佛教宗派的共同點,他將這種修行方式稱為“三乘合一”。

自1985年結束長期閉關以來,道大師不僅建立了一座寺院,還發起了一系列富有遠見的和平建設項目,旨在促進社區間的和諧。 正如他在自己的網站上所說:“我在戰區長大,必須致力於消除衝突造成的痛苦。 戰爭永遠不會帶來和平; 只有偉大的和平才能解決偉大的衝突。” [11]

陶大師渾身散發著平靜、自信和慈悲,他的工作似乎只是為了交朋友。 他作為跨宗教團結大使廣泛旅行,並隸屬於以利亞研究所。 Elijah 由拉比阿隆·戈申-戈特斯坦 (Alon Goshen-Gottstein) 博士於 1997 年創立,“從學術平台著手跨宗教工作”,採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實現社會正義,“從宗教領袖開始,繼續與學者合作,直至廣大社區。 ” 陶大師還在世界宗教議會會議上主持了小組討論。 2016 年夏末,我在聯合國舉行的一系列宗教間會談中見到了他。

他發起了穆斯林與佛教徒對話系列活動,根據他的網站,該系列活動“已在九個不同的城市舉行了十次”。 [12]他發現穆斯林“即使不政治化,也是溫柔的人”,並且在土耳其有朋友。 他在伊斯坦布爾宣講了“佛教五戒”。 道大師觀察到,所有宗教都可能被外在形式所腐蝕。 他補充說,對於緬甸人來說,民族主義不如民族認同重要。

2001年,陶大師在台灣開設了“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廣泛的課程來推廣“生命學習”。 他還致力於慈善事業; 他的全球愛與和平之家在緬甸建立了一家孤兒院,並在緬甸撣邦建立了一個“國際生態農場”,僅使用非轉基因種子和植物種植香茅和香根草等高價值作物。 [13]

心道大師目前提出建立跨宗教的“世界宗教大學”,以在理論和實踐上教授社會和精神和諧。 正如他告訴我的那樣,“現在技術和西方的影響無處不在。 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玩手機。 如果我們有良好的文化素質,就會淨化心靈。 如果他們失去了文化,他們就失去了道德和同情心。 因此,我們將在和平大學學校教授所有聖典。”

在許多方面,法師的項目與緬甸神學院賈德森研究中心的工作並行,但還有從頭開始的額外挑戰。

伊瑪目馬利克·穆賈希德

伊瑪目馬利克·穆賈希德 (Imam Malik Mujahid) 是 Soundvision 的創始主席。 它於 1988 年在芝加哥成立,是一家非營利組織,致力於開發伊斯蘭媒體內容,包括伊斯蘭廣播電台節目,同時促進和平與正義。 伊瑪目穆賈希德將對話與合作視為積極行動的工具。 在芝加哥,他加入了教堂、清真寺和猶太教堂,共同致力於公民變革。 他指出,“伊利諾伊州的醫療保健水平曾在各州中排名第 47 位。 如今,由於不同信仰間對話的力量……在行動中,它在全國排名第二。” (穆賈希德 2011)

除了這些當地努力之外,伊瑪目穆賈希德還擔任緬甸特別工作組的主席,該工作組是非政府組織“人人享有正義”的主要項目。 他仿效 1994 年“種族清洗”期間為波斯尼亞人所做的努力,開展了幫助緬甸穆斯林少數民族的宣傳活動。

關於緬甸的少數民族權利,並批評新政府 2016 年 2016 月對極端主義僧侶的示好,伊瑪目馬利克呼籲全力支持多元化和宗教自由; “現在是緬甸向所有緬甸人開放的時候了。” (穆賈希德 XNUMX)

自 1993 年世界宗教議會恢復以來,伊瑪目穆賈希德一直積極參與國際宗教間運動。 他擔任議會主席五年,直至 2016 年 10,000 月。議會致力於“關心宗教和國家,為了人類的利益而和諧共處”,每年兩次的會議吸引了大約 XNUMX 名不同的參與者,其中包括辛法師陶,如上所述。

2015 年 2013 月,議會在為期三天的奧斯陸結束緬甸對羅興亞人的迫害會議上表彰了三名緬甸僧侶。” 世界和諧獎的組織者旨在為佛教徒提供積極的支持,並鼓勵他們否認僧侶烏維拉圖的反穆斯林馬巴塔運動。 這些僧侶包括亞洲之光基金會創始人 U Seindita、U Zawtikka 和 U Withudda,他們在 XNUMX 年 XNUMX 月的襲擊期間在他的修道院裡庇護了數百名穆斯林男女和兒童。

經過多年的幕後工作,確保達賴喇嘛等佛教領袖能夠公開反對對佛教的歪曲和對羅興亞人的迫害,2016 年 XNUMX 月,他很高興看到僧伽(國家佛教理事會)最終與僧伽脫離關係。並否認馬巴塔極端分子。

正如他在頒獎儀式上所言:“佛陀宣稱我們必須愛護一切眾生。 先知穆罕默德(願他安息)說,除非你對自己的願望達到別人的願望,否則你們都不是真正的信徒。 這些教義是我們所有信仰的核心,也是宗教之美的根源。” (米茲馬新聞4年2015月XNUMX日)

查爾斯·貌波樞機主教

14 年 2015 月 2015 日,查爾斯·貌波 (Charles Maung Bo) 根據教皇方濟各的命令,成為緬甸歷史上第一位紅衣主教。 不久之後,他告訴《華爾街日報》,他想成為“為無聲者發聲”。 他公開反對 XNUMX 年通過的種族和宗教法,並表示“我們需要和平。 我們需要和解。 作為一個充滿希望的國家的公民,我們需要一個共同且自信的身份……但這四項法律似乎已經敲響了這一希望的喪鐘。”

一年多後,薄樞機於2016年夏天進行國際訪問,呼籲人們關注民盟新政府選舉後的希望和機遇。 他有一些好消息:他說,在壓迫中,緬甸的天主教會成為了一個“年輕而充滿活力的教會”。 “教會從三個教區發展到了16個教區,”薄樞機說。 “我們的信徒從100,000萬增加到超過800,000萬,神父從160名增加到800名,從300名信徒增加到2,200名,其中60%的人年齡在40歲以下。”

然而,雖然沒有造成與羅興亞人迫害相同程度的痛苦,但緬甸的一些基督教團體在過去幾年中成為目標,教堂被燒毀。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在其 2016 年年度報告中報告了幾起騷擾案件,特別是在克欽邦,以及針對在教堂豎立十字架的政策。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還指出,長期存在的種族衝突“雖然本質上不是宗教衝突,但對基督教社區和其他信仰的社區產生了深遠影響,包括限制他們獲得清潔水、醫療保健、適當的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以及其他基本必需品。” 薄樞機主教也譴責腐敗。

薄熙來在 2016 年的佈道中補充道:“我的國家正在走出一個充滿淚水和悲傷的漫漫長夜,進入新的黎明。 作為一個國家,在經歷了釘十字架之後,我們正在開始復活。 但我們年輕的民主制度很脆弱,人權繼續受到踐踏和侵犯。 我們是一個受傷的國家,一個流血的國家。 對於民族和宗教少數群體來說,情況尤其如此,這就是為什麼我最後強調,如果一個社會不尊重——甚至頌揚——政治、種族和宗教多樣性以及保護每個人的基本人權,無論種族、宗教或性別……我確實相信,宗教間和諧與和平的關鍵是所有人的最基本人權、宗教或信仰自由。” (世界觀察,2016 年 XNUMX 月)

博樞機是緬甸宗教和平組織的聯合創始人。 2016 年秋天,他與印度尼西亞前總統的女兒艾麗莎·瓦希德 (Alissa Wahid) 共同撰寫了一篇強有力的專欄文章,發表在《華爾街日報》(9 年 27 月 2016 日)上,呼籲緬甸和印度尼西亞實現宗教自由。 他們警告軍事利益集團不要試圖控制自己的國家,並呼籲從身份證件中刪除“宗教”內容。 作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伙伴關係,他們呼籲改革各自的宗教事務部,以平等地保護所有傳統。 此外,他們補充說,“執法部門優先考慮社會和諧,即使這意味著壓迫少數群體。 這種觀點應該被新的優先事項所取代,以保護宗教自由作為一項人權……”(《華爾街日報》,27 年 2016 月 XNUMX 日)

合作夥伴和支持

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國際宗教間和文化間對話中心 (KAICIID) 由奧地利、西班牙和沙特阿拉伯創立,支持世界宗教和宗教和平議會組織的項目。 他們還支持“緬甸青年為期三個月的培訓計劃,其中包括參觀宗教禮拜場所”以及眾多會議,例如 2015 年 XNUMX 月希臘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間的對話。 KAICIID 與 Arya Samaj 合作,在印度舉辦了一次關於“他者形象”的會議,建議將跨信仰規劃與和平教育和發展相結合,以避免“競爭框架”。 與會者還呼籲制定宗教術語詞彙表以幫助溝通以及更多翻譯和教師培訓。

2015 年 17 月,KAICIID 與東盟和其他政府間組織、區域人道主義和人權組織、區域商界和區域宗教領袖共同組織了一次會議,與會者齊聚馬來西亞,“討論民間社會組織和宗教領袖如何為改善緬甸和該地區的佛教與穆斯林關係……在一份聲明中,圓桌會議提醒人們,由於“東盟人權宣言包括保護宗教自由權,因此需要繼續促進宗教間接觸和對話”在緬甸和更廣泛的地區”。 (KAIICID,2015 年 XNUMX 月 XNUMX 日)

KAICIID 通過獎學金和獎項支持參與社會活動的宗教領袖。 就緬甸而言,這意味著認可準備促進宗教多元化的年輕佛教領袖。 [14] (例如,緬甸佛教僧侶Ven Acinna獲得獎學金,在斯里蘭卡凱拉尼亞大學佛教和巴利語研究研究生院攻讀博士學位。“在學習期間,他參加了多個與社會有關的研討會” “他非常致力於社會宗教工作,並在他的社區內創造一個和平的環境,佛教徒佔大多數,緬甸穆斯林人口很大一部分生活在一起。”

另一項獎學金授予阿欣·曼達拉蘭卡拉 (Ashin Mandalarlankara),一位在緬甸寺院擔任佛教教義的年輕教授。 在參加了來自美國的天主教神父兼伊斯蘭研究學者湯姆·邁克爾神父舉辦的伊斯蘭研討會後,他結識了穆斯林領袖並“建立了許多友誼”。 他還在曼德勒杰斐遜中心參加了有關衝突轉化和英語的 iPACE 課程。” (KAIICID 研究員)

另一項獎學金授予美國上座部佛法學會創始人阿欣·尼亞尼薩拉 (Ashin Nyanissara) 法師,他是一位佛教教師和人道主義者,他是“下緬甸 BBM 學院的創始人,負責修建供水系統”現在為 250 多名居民提供清潔的飲用水,並為緬甸一座每天為 XNUMX 多人提供服務的完全現代化的醫院提供服務。”

由於 KAICIID 向其他國家的穆斯林提供許多獎學金,因此其首要任務可能是在緬甸尋找有前途且成就斐然的佛教徒。 然而,人們可能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的緬甸穆斯林得到這個沙特領導的中心的認可。

除了已經提到的一些例外之外,緬甸穆斯林對跨宗教活動的參與程度並不高。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 羅興亞穆斯林被禁止在緬甸境內旅行,其他穆斯林也急於保持低調。 即使在大都會仰光,一座清真寺也在 2016 年齋月期間被燒毀。穆斯林慈善機構長期以來被禁止在緬甸開展工作,截至撰寫本文時,允許伊斯蘭合作組織 (OIC) 設立辦事處的協議尚未實施,儘管這預計會改變。 希望幫助羅興亞穆斯林的慈善機構必須與已獲准進入的其他慈善機構謹慎合作。 此外,在若開邦,為若開族社區服務也具有政治必要性。 所有這些都佔用了穆斯林機構建設的資源。

喬治·索羅斯的 OSF 項目洩露的一份文件表明,該項目謹慎致力於通過培訓媒體專業人員和促進更具包容性的教育體係來解決偏見問題;該項目為緬甸救濟中心提供資金,用於在少數民族民間社會之間建立聯繫; 監控社交媒體上的反穆斯林活動,並在可能的情況下將其刪除。 文件繼續說道:“我們通過追求這種(反仇恨言論)概念,冒著我們在緬甸的組織地位和員工安全的風險。 我們不會掉以輕心地對待這些風險,並將非常謹慎地實施這一概念。” (OSF,2014)無論是考慮索羅斯、盧斯還是全球人權組織,直接流向羅興亞民間社會團體的資金都很少。 主要的例外是Wai Wai Nu令人欽佩的若開婦女和平網絡,它為羅興亞人提供服務,但也可以歸類為婦女權利網絡。

國際捐助者沒有優先考慮加強緬甸穆斯林機構或未能接觸到穆斯林領導人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流離失所帶來的創傷意味著無法保存記錄,也無法撰寫給資助者的報告。 其次,生活在衝突中並不總是有利於建立信任,即使是在受迫害群體內部也是如此。 壓迫可能會被內在化。 正如我在過去三年中觀察到的那樣,羅辛亞領導人經常相互競爭。 他們的身份對於公眾討論來說仍然是官方不可接受的,或者至少是太有爭議的。 儘管他們有自我認同的權利,但昂山素季本人卻要求援助機構和外國政府甚至不要使用他們的名字。 他們仍然是非人。

在選舉年,這種污點蔓延到了所有緬甸穆斯林。 正如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所說,2015 年期間,“佛教民族主義者似是而非地給候選人和政黨貼上‘親穆斯林’的標籤,以玷污他們的聲譽和選舉能力。” 結果,即使是在選舉中獲勝的全國民主聯盟黨也根本拒絕競選任何穆斯林候選人。 因此,即使對於非羅興亞穆斯林來說,也存在著一種圍困感,這可能使許多穆斯林領導人處於更加謹慎和被動的角色。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2016)

在緬甸神學院任教的同事Mana Tun在私下交流中(4年2016月10日)表示,他們的文科項目不分宗教、種族和性別,招收學生,佛教學生的數量相當多——可能是20-3%學生群體——但穆斯林學生很少,5 名學生中只有 1300-XNUMX 名。

為什麼這麼少? 一些穆斯林被教導要避免可能損害謙虛或純潔觀念的社交場合。 有些人可能會因為擔心“失去宗教信仰”而避免入讀基督教學校。 穆斯林的孤立有時確實可能源於對伊斯蘭教的特殊解釋。 然而,由於緬甸的穆斯林社區本身就高度多樣化,不僅在種族上,而且在宗教信仰上也如此,因此最好將相當大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挑戰視為更具決定性。

紐約市比較

我將以對紐約跨宗教工作的比較分析來結束本文,重點是基於個人經驗的穆斯林參與。 目的是闡明各種形式的伊斯蘭恐懼症以及文化和技術等其他因素的影響。

自 11 年 2001 月 XNUMX 日恐怖襲擊以來,紐約市的跨宗教夥伴關係和合作不斷擴大,無論是在領導層還是作為與志願服務和社會正義倡議相關的草根運動。 許多參與者往往在政治上持進步態度,至少在某些問題上如此,而福音派基督教、正統猶太教和薩拉菲穆斯林社區通常選擇退出。

近年來,在特定媒體和政治利益集團的推動和資助下,仇視伊斯蘭的強烈抵制仍在繼續,甚至有所增加。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對伊斯蘭國崛起的憤怒、反動右翼民粹主義的崛起以及對伊斯蘭規範的普遍誤解持續引發強烈抵制。 (CAIR,2016)

將伊斯蘭教視為生存威脅的觀念已經在歐洲和美國蔓延,對大量穆斯林少數群體的存在製定了懲罰性和反動的反應。 反穆斯林運動也在印度、泰國和斯里蘭卡蔓延。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少數民族,人口達 150 億。 這種排外傾向在前蘇聯和中國的某些地區也很明顯。 政治領導人一直以宗教純潔性、對民族身份的非多元理解和國家安全主張為名,把穆斯林少數群體當作替罪羊。

在紐約市,安全擔憂“壓倒了”其他方面的攻擊,儘管人們也同時努力將傳統的謙虛標準重新定義為性別壓迫和對自由的侮辱。 清真寺和其他穆斯林組織不得不承受社交媒體和小報上的抹黑運動,以及相互競爭的執法機構的廣泛監視。

在此背景下,宗教間對話與合作為社會接受提供了重要的途徑,使穆斯林領袖和活動家能夠擺脫強制隔離,並至少時不時地通過合作性公民行動超越“受害者”的地位。 宗教間活動包括通過基於文本的共同價值觀討論來建立信任; 宗教節日期間的社交活動; 創建安全、中立的空間,例如不同鄰居之間相互支持的協會; 以及為飢餓者提供食物的服務項目,倡導和平、環境保護和其他社會正義問題。

為了說明(如果不是繪製地圖)當地跨宗教參與的情況,我將簡要描述我參與的兩個項目。 兩者都可以理解為對 9/11 襲擊的回應。

第一個項目是針對 9/11 災難響應的跨宗教合作,最初稱為附屬於紐約市教會理事會的 NYDRI 合作夥伴關係,然後由紐約災難跨宗教服務 (NYDIS) 取代[15]。 最初迭代的一個問題是對穆斯林領導層的多樣性和分散性的誤解,這導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排除。 第二個版本由聖公會的彼得·古戴蒂斯(Peter Gudaitis)領導,具有高度的專業精神,事實證明更具包容性。 NYDIS 與城市機構合作,確保弱勢個人和群體(包括無證移民)不會全部填補救濟服務的缺口。 NYDIS 召開了一次“未滿足需求圓桌會議”,向不同社區成員提供了 5 萬美元的救濟,來自不同信仰社區的案例工作者提出了他們的需求。 NYDIS 還支持牧師服務並解決“與災難相關的強烈反對”。 在裁員之後,該公司在 2012 年桑迪颶風過後再次恢復了服務,提供了超過 8.5 萬人的援助。

我從 NYDIS 成立之初起就是其董事會成員,代表伊斯蘭圈 (ICNA Relief USA) 擁有悠久的救災記錄。 2005 年底離開 ICNA 後,我代表穆斯林諮詢網絡工作了幾年,並在桑迪颶風過後短暫協助了 NYDIS 社區數據項目。 在此期間,我看到了包容性與來自更有組織的信仰傳統和資源更豐富的國家計劃的信仰領袖的積極影響。 儘管一些合作夥伴,特別是美國猶太組織面臨壓力,要求其脫離穆斯林團體,但建立信任和良好的治理實踐使合作得以繼續。

從 2005 年到 2007 年,旨在促進主要猶太建制組織和紐約市穆斯林民間社會之間關係的“客廳項目”以失望甚至一些尖刻告終。 2007年,媒體對紀伯倫學校創始校長黛比·阿爾蒙塔瑟等親密穆斯林同事進行攻擊,對話夥伴未能公開為她辯護或公開挑戰謊言和歪曲事實,這種分歧進一步擴大。 不同信仰間對 2010 年 51 號公園(所謂的“歸零地清真寺”)襲擊事件的反應較好,但仍然參差不齊。 2007 年有報導稱警方對穆斯林激進化的分析存在錯誤和過於寬泛,隨後 2011-12 年又披露了警方對紐約市穆斯林領袖和社區機構的監視程度。 與紐約市政治和文化權力仲裁者的關係受到損害。

面對這種動態,紐約的穆斯林領導層分成了兩個陣營。 政治上更包容的陣營強調參與,而更激進的陣營則優先考慮原則。 人們可能會看到,一方面是具有社會正義意識的非裔美國伊瑪目和阿拉伯活動家,另一方面是多元化的移民奮鬥者。 然而,政治和性格差異並不是完全對立的。 一個陣營在社會或宗教方面也不比另一個陣營更保守。 然而,至少在領導層,穆斯林宗教內部關係在“向權力說真話”與在政治通道雙方表示尊重和建立聯盟的傳統之間的戰略選擇上陷入了困境。 五年過去了,這個臀位還沒有痊癒。

性格差異在這種裂痕中發揮了作用。 然而,關於與美國政府當局的適當關係,出現了真正的觀點和意識形態分歧。 對於那些與警察關係密切並似乎同意廣泛監視的必要性的人的動機產生了不信任。 2012 年,一個政黨組織抵制紐約市長佈隆伯格的年度跨宗教早餐會,[​​16] 以抗議他對有問題的紐約民主黨政策的支持。 雖然這引起了媒體的興趣,特別是在抵制的第一年,但其他營地繼續參加該活動,來自該市各地的絕大多數多信仰領導人也是如此。

一些穆斯林領導人和活動人士認為,他們的傳統本質上反對世俗權力和世俗權威以及西方的外交政策選擇。 這種看法導致了維持與其他社區邊界的戰略,同時重點關注仇恨犯罪和在襲擊期間捍衛穆斯林利益。 不排除宗教間合作,但如果有助於實現社會正義目標,則首選合作。

我也是法拉盛跨信仰委員會的成員[17],該委員會是法拉盛跨信仰團結步行的產物。 該步行活動以亞伯拉罕兒童跨信仰和平步行活動為基礎,該活動由拉比埃倫·利普曼 (Rabbi Ellen Lippman) 和黛比·阿爾蒙塔瑟 (Debbie Almontaser) 於 2004 年創立,旨在為布魯克林不同社區的居民搭建理解的橋樑。 這一概念是對開放日模式的改編,在沿途的不同禮拜堂進行參觀、討論和小吃。 2010年,布魯克林的步行活動在羊頭灣擬建清真寺的地點結束,該清真寺吸引了反穆斯林抗議者,步行活動的參與者向憤怒的人群贈送了鮮花。 為了服務皇后區,法拉盛步行街於 2009 年啟動,基本上避免了爭議,因為它採用了跨宗教模式,以納入高度多元化且以亞洲人為主的社區,其中包括法拉盛的許多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和佛教徒。 儘管理事會已經在步行和其他活動中實現了這種多樣性,但與此同時,理事會仍然以“和平教會”成員——貴格會和一神論者的參與為基礎。

紐約州法拉盛皇后區也是 1657 年法拉盛抗議的所在地,這是美國宗教自由的奠基文件。 當時,時任新荷蘭總督的彼得·史岱文森 (Peter Stuyvesant) 正式禁止荷蘭歸正會以外的所有宗教活動。 浸信會和貴格會因在法拉盛地區的宗教活動而被捕。 作為回應,一群英國居民聚集在一起簽署了《抗議書》,呼籲不僅寬容貴格會教徒,還呼籲寬容“猶太人、土耳其人和埃及人,因為他們被視為亞當的兒子。”[18] 支持者隨後被監禁在條件惡劣的監獄中一位英國人約翰·鮑恩(John Bowne)被流放到荷蘭,儘管他不會說荷蘭語。 當荷蘭西印度公司站在持不同政見者一邊時,鎮壓最終對史岱文森產生了適得其反的效果。

為了慶祝這一傳統,法拉盛宗教間委員會於 2013 年更新了抗議書,以解決紐約市的反穆斯林和反左派監視政策。 這份新文件被翻譯成 11 種當地語言,直接向邁克爾·布隆伯格市長表達了對監視和攔截搜身政策的不滿。 [19] 該委員會繼續對皇后區穆斯林表示聲援,他們在 2016 年成為仇恨犯罪甚至謀殺的目標。2016 年夏天,該委員會贊助了穆斯林作家講座和讀書小組。 哈佛大學的多元主義項目認可了法拉盛宗教間委員會的“有前途的做法”,因為它與法拉盛重要的多元主義遺產的創新聯繫。 [20]

除了這兩個例子之外,紐約城市景觀的跨宗教參與還包括聯合國附屬機構和項目(例如不同文明聯盟、和平宗教、諒解寺)以及禮拜堂甚至學生俱樂部之間的當地聯盟。 最重要的是,自 1997 年詹姆斯·帕克斯·莫頓牧師 (Rev James Parks Morton) 在聖約翰神明大教堂 (Cathedral of St John the Heaven) 啟發的跨宗教項目中誕生以來,紐約跨宗教中心為“神職人員、宗教教師、平信徒領袖”提供了有關各種社會問題的研討會和培訓。 、社會服務提供者以及任何在服務其信仰社區方面發揮領導作用的人。”

在紐約市,協和神學院和其他神學院、塔南鮑姆宗教間理解中心、民族理解基金會 (FFEU)、民族、宗教和種族理解中心 (CERRU) 跨信仰工人正義組織和 Intersections International 都與信仰社區有交叉成員。

其中一些非政府組織抵制了伊斯蘭恐懼症的蔓延,支持“肩並肩”等國家倡議。[21] 還組織了許多宣傳活動,這些活動不僅由穆斯林組織(例如 CAIR、MPAC 和 Soundvision)組織,但製作資源包,例如《我的鄰居是穆斯林》,這是由明尼蘇達州路德教會社會服務機構在全國范圍內製作的由七部分組成的學習指南,以及由佛蒙特州一神論普遍主義教會編寫的《和平與團結之橋》課程。 [22] 2016 年 XNUMX 月,一神論普遍主義教會 (UUSC) 還在他們的行動項目中加入了“穆斯林團結活動”,該活動附在肯·伯恩斯 (Ken Burns) 的一部講述一神論為拯救人民免遭納粹迫害的電影中。 這種隱含的聯繫在歷史上引起了共鳴。 現在知道有多少人會使用這些資源還為時過早。

儘管整個 2016 年選舉季的緊張氣氛持續不斷,但信仰群體中顯然仍繼續與穆斯林(無論是淺層還是深層)團結一致。 但與緬甸一樣,穆斯林缺乏資源和組織,或許也缺乏在宗教間關係中發揮主導作用的意願。 穆斯林的領導風格仍然主要是“魅力型”類型,它建立個人聯繫,但不委託或發展持久的機構能力。 這些人中的許多人積極參與宗教間對話,但不能或不引入新的參與者。 在獲得資助和維持參與方面,優秀的穆斯林演講者比優秀的管理者要多得多。 清真寺的出勤率並不高,即使移民年輕穆斯林強烈接受宗教身份,他們也特別拒絕父母的生活方式。

人類身份是複雜且多層次的,但有關種族、經濟、宗教和性別的政治和流行話語往往過於簡單化。 資金遵循大眾利益的趨勢,例如“黑人的命也是命”,但並不總是直接為那些最直接受影響的人提供支持。

2008 年,庫蘇米塔·佩德森 (Kusumita Pederson) 觀察到,“當今宗教間運動最引人注目和最重要的特徵……無疑是地方層面宗教間活動的增長。 這是與該運動最初幾十年的最大對比,它似乎標誌著一個新階段的到來。” 紐約市的情況就是如此,從 9/11 事件以來的許多當地舉措中可以看出。 一些地方的努力比其他的更“明顯”。 無論如何,這個草根方面現在因新技術的社會扭曲而變得複雜。 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現在有如此多的“對話”發生在網上,一百萬陌生人處於孤立狀態。 紐約的社會生活現在受到高度中介化,出售故事、敘述、權力主張是競爭性資本主義經濟的一部分。 (彼得森,2008)

當然,智能手機在緬甸也正在普及。 基於 Facebook 的社交媒體項目(例如慶祝不同種族群體的緬甸人之間的友誼的新“我的朋友運動”[23])能否成功建立一種慶祝所有人平等的文化? 這是未來的“跨宗教和平建設”嗎? 或者手機會像已經發生的那樣,成為意圖暴力的暴徒手中的武器嗎? (貝克,2016 年,荷蘭 2014 年)

仇外心理和大規模流離失所造成了惡性循環。 雖然美國討論並在緬甸實施大規模圍捕“非法移民”,但這種言論所引發的不安全感影響到了每個人。 除了將弱勢社會群體當作替罪羊外,當前對宗教和種族多元化的挑戰也是與全球資本主義相關的更大文化和精神流離失所的症狀。

2000 年,馬克·戈平 (Mark Gopin) 觀察到:“如果你敢於將宗教文化或任何與此相關的文化轉移到全新的經濟或政治結構,例如民主或自由市場,那麼在沒有底部,沒有頂部的底部,甚至只是中間,除非你準備造成流血……宗教文化不僅僅是自上而下運行的。 事實上,有一種非凡的權力是分散的,這正是領導者如此受到限制的原因。” (戈平,2000 年,第 211 頁)

戈平隨後還補充了他的警告——擁抱基礎廣泛的變革進程; 不遷移某一宗教或民族群體而忽視另一宗教群體或民族群體; 永遠不要通過加強一個宗教或文化團體而不是另一個宗教或文化團體的方式使衝突變得更糟,“尤其是通過金融投資的方式”。

不幸的是,美國 — — 以及國際社會 — — 已經將這種做法作為許多代人外交政策的一部分,而且自戈平寫下這些話以來,這些年來肯定還在繼續這樣做。 這些外國干預的遺產之一是深深的不信任,至今仍然對紐約的宗教間關係產生很大影響,最明顯的是聲稱代表更廣泛社區利益的穆斯林和猶太組織之間的關係。 穆斯林和阿拉伯人對合作甚至融合的恐懼​​根深蒂固。 猶太人的不安全感和生存擔憂也是複雜因素。 非裔美國人遭受奴役和邊緣化的經曆日益凸顯。 我們周圍無處不在的媒體使這些問題得以深入討論。 但正如所指出的,它也可能很容易再次造成創傷、邊緣化和政治化。

但是,當我們“進行跨宗教信仰”時,我們該怎麼辦? 它是否始終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問題的一部分? Mana Tun 觀察到,在緬甸,宗教間對話的參與者使用英語單詞“interfaith”作為藉詞。 這是否表明緬甸的浸信會和平締造者正在引進並強加源自西方傳教士東方化、新殖民主義視角的對話理論? 這是否表明擁抱和平機會的緬甸(或紐約當地)領導人是機會主義者? 不; 可以牢記戈平關於善意干擾社區動態的警告,但要牢記在丟棄標籤和先入之見時對話中發生的創造性和關鍵的人類交流。

事實上,在紐約市,大多數草根宗教間的參與完全沒有理論依據。 理論的價值可能會在稍後出現,當第二代人接受培訓以進行對話時,讓新培訓師更加了解群體動態和變革理論。

合作夥伴敞開心扉迎接新的可能性。 儘管我在紐約的猶太-穆斯林對話經歷令人擔憂,但其中一個對話夥伴仍然是我的朋友,並且最近組建了一個猶太聯盟,以倡導緬甸羅辛亞穆斯林的權利。 由於對流離失所者和被妖魔化的少數群體的同情,他們的經歷反映了 1930 年代歐洲猶太人的噩夢,關心緬甸猶太聯盟 (JACOB) 已與近 20 個主流猶太組織簽約,為受迫害的穆斯林發聲。

我們可能滿懷希望或深感憂慮地面對全球化的未來(及其不滿)。 無論哪種方式,為了共同的事業而共同努力都是有力量的。 除了對陌生人和其他弱勢群體表示同情之外,宗教夥伴還對針對平民的明顯虛無主義恐怖襲擊深表恐懼,其中包括那些並不總是受到宗教群體完全接納的人類同胞,例如 LGBT 男女。 由於不同的宗教團體現在迫切需要在領導層的“高層”和底層之間進行許多宗教內部的調整和協調,以及在此類社會問題上達成分歧和劃分的協議,因此下一階段的宗教間接觸有望高度複雜——但也帶來了共同同情的新機會。

參考

阿克巴,T.(2016 年 31 月 XNUMX 日) 芝加哥監視器。 摘自http://chicagomonitor.com/2016/08/will-burmas-new-kofi-annan-led-commission-on-rohingya-make-a-difference/

Ali、Wajahat 等人(2011 年 26 月 XNUMX 日)Fear Incorporated 美國進步中心。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mericanprogress.org/issues/religion/report/2015/02/11/106394/fear-inc-2-0/

ASG,(2016 年 8 月 1541 日)RFP 緬甸領導人訪問日本,宗教促進亞洲和平。 http://rfp-asia.org/rfp-myanmar-religious-leaders-visit-japan-to-strengthen-partnership-on-peacebuilding-and-reconciliation/#more-XNUMX

Bo, CM 和 Wahid, A.(2016 年 27 月 XNUMX 日)拒絕東南亞的宗教不寬容; 華爾街日報。 檢索自:http://www.wsj.com/articles/rejecting-religious-intolerance-in-southeast-asia-1474992874?tesla=y&mod=vocus

Baker, Nick(2016 年 5 月 XNUMX 日)社交媒體如何成為緬甸仇恨言論的擴音器 緬甸時報。 檢索自:http://www.mmtimes.com/index.php/national-news/21787-how-social-media-became-myanmar-s-hate-speech-megaphone.html

BBC 新聞(2011 年 30 月 16366971 日)穆斯林抵制布隆伯格市長的跨宗教早餐。 檢索自:http://www.bbc.com/news/world-us-canada-XNUMX

Buttry, D.(2015A,15 月 XNUMX 日)清真寺的浸信會傳教士, 國際部委雜誌。 檢索自:https://www.internationalministries.org/read/60665

Buttry, D.(2008 年,8 月 2 日)閱讀聖靈。 視頻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2pUbXNUMXmVAFY

Buttry, D. 2013 年來自 Dan 互動護照博客的亞伯拉罕子女的遺產。 檢索自:http://dbuttry.blogspot.com/2013/01/legacy-of-children-of-abraham.html

Buttry, D. 我們是襪子 2015 年閱讀精神書籍 (1760)

卡洛,K.(2016 年 21 月 XNUMX 日) 國際部委雜誌。 摘自 https://www.internationalministries.org/read/62643

卡羅爾,賓夕法尼亞州(2015 年,7 月 7 日)關於緬甸危機您應該了解的 XNUMX 件事, 伊斯蘭月刊。 檢索自:http://theislamicmonthly.com/7-things-you-should-know-about-the-crisis-in-burma/

Carroll, PA (2015) 《領導力的高貴:美國羅興亞難民的生活和鬥爭》,發表於《XNUMX 年冬季/春季刊》 伊斯蘭月刊。 檢索自:https://table32discussion.files.wordpress.com/2014/07/islamic-monthly-rohingya.pdf

美國伊斯蘭關係委員會 (CAIR)(2016 年 XNUMX 月) 清真寺事件。 摘自http://www.cair.com/images/pdf/Sept_2016_Mosque_Incidents.pdf

Eltahir, Nafisa(2016 年,25 月 XNUMX 日)穆斯林應該拒絕常態政治; 大西洋組織。 檢索自:http://www.theatlantic.com/politics/archive/2016/09/muslim-americans-should-reject-respectability-politics/501452/

法拉盛抗議,法拉盛會議宗教之友會。 請參閱http://flushingfriends.org/history/flushing-remonstrance/

Freeman, Joe(2015 年,9 月 XNUMX 日)緬甸的猶太人投票。 平板電腦。 檢索自:http://www.tabletmag.com/scroll/194863/myanmars-jewish-vote

馬克·戈平 伊甸園與世界末日之間、世界宗教的未來、暴力與和平 牛津2000

全球人權:近期撥款 http://global humanrights.org/grants/recent-grants/

Holland,Hereward 2014 年 14 月 XNUMX 日 Facebook 在緬甸:放大仇恨言論? 孟加拉國半島電視台。 檢索自:http://www.aljazeera.com/indepth/features/2014/06/facebook-myanmar-rohingya-amplifying-hate-speech-2014612112834290144.html

Jerryson, M. 第 4 卷,第 2 期,2016 年佛教、褻瀆和暴力第 119-127 頁

KAIICID 對話中心情況說明書 2015 年夏季。http://www.kaiciid.org/file/11241/download?token=8bmqjB4_

YouTube 上的 KAIICID 對話中心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1OLXWr_zK71qC6bv6wa8-Q/videos)

KAIICID 新聞 KAIICID 與合作夥伴合作改善緬甸佛教徒與穆斯林的關係。 http://www.kaiciid.org/news-events/news/kaiciid-cooperates-partners-improve-buddhist-muslim-relations-myanmar

KAIICID 研究員 www.kaiciid.org/file/3801/download?token=Xqr5IcIb

靈九山佛教會“對話”和“緣起”頁面。 檢索自:http://www.093ljm.org/index.asp?catid=136

和“世界宗教大學” http://www.093ljm.org/index.asp?catid=155

Johnson, V.(2016 年,15 月 XNUMX 日)昂山素季風格的緬甸和平進程。 USIP出版物 美國和平研究所(USIP)。 檢索自:http://www.usip.org/publications/2016/09/15/qa-myanmar-s-peace-process-suu-kyi-style

賈德森研究中心 2016 年,5 月 XNUMX 日校園對話開始。 檢索自:http://judsonresearch.center/category/news-activities/

Mizzima 新聞(2015 年,4 月 2 日)世界宗教議會授予緬甸三名傑出僧侶獎。 檢索自:http://www.mizzima.com/news-international/parliament-world%E80%99%2s-religions-awards- Three-myanmar%E80%99%XNUMXs-leading-monks

Mujahid, Abdul Malik(2016 年,6 月 9619896 日)緬甸宗教事務部長的世界太嚴肅了,不能忽視赫芬頓郵報。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abdul-malik-mujahid/words-of-burmas-religious_b_XNUMX.html

Mujahid, Abdul Malik(2011 年 2010 月)為什麼要進行宗教間對話? 世界宗教間和諧週。 檢索自:http://worldinterfaithharmonyweek.com/wp-content/uploads/11/XNUMX/abdul_malik_mujahid.pdf

Myint, M.(2016 年,25 月 XNUMX 日)ANP 要求取消科菲·安南領導的若開邦委員會。 伊洛瓦底江。 檢索自:http://www.irrawaddy.com/burma/anp-demands-cancellation-of-kofi-annan-led-arakan-state-commission.html

開放社會基金會緬甸項目 2014-2017。 dcleaks.com/wp-content/uploads/…/burma-project-revised-2014-2017-strategy.pdf

世界宗教議會博客 2013 年,18 月 XNUMX 日。 https://parliamentofreligions.org/content/southeast-asian-buddhist-muslim-coalition-strengthens-peace-efforts

議會博客 2015 年,1 月 2 日議會授予三名僧侶。 https://parliamentofreligions.org/content/parliament-world%E80%99%2s-religions-awards- Three-burma%E80%99%2s-leading-monks-norway%E80%99%XNUMXs-nobel-institute

Pederson, Kusumita P.(2008 年 XNUMX 月) 宗教間運動的現狀:不完整的評估, 世界宗教議會。 摘自:https://parliamentofreligions.org/sites/default/files/www.parliamentofreligions.org__includes_FCKcontent_File_State_of_the_Interreligious_Movement_Report_June_2008.pdf

多元主義項目(2012)跨宗教基礎設施研究總結報告。 摘自:http://pluralism.org/interfaith/report/

Prashad, Prem Calvin(2013 年,13 月 XNUMX 日)新抗議針對紐約警察局策略, 皇后時代分類賬。 http://www.timesledger.com/stories/2013/50/flushingremonstrance_bt_2013_12_13_q.html

宗教促進亞洲和平:聲明:2015 年 2015 月巴黎聲明。http://rfp-asia.org/statements/statements-from-rfp-international/rfp-iyc-XNUMX-paris-statement/

沙洛姆基金會年度報告。 摘自:http://nyeinfoundationmyanmar.org/Annual-Report)

斯塔森,G. (1998) 只是締造和平; 朝聖者出版社。 另請參閱摘要:http://www.ldausa.org/lda/wp-content/uploads/2012/01/Ten-Practices-for-Just-Peacemaking-by-Stassen.pdf

USCIRF 2016 年年度報告,緬甸分會。 www.uscirf.gov/sites/default/files/USCIRF_AR_2016_Burma.pdf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緬甸 2015 年,21 月 24789 日媒體中心。 檢索自:http://www.unicef.org/myanmar/media_XNUMX.html

Win, TL (2015年,31月XNUMX日) 緬甸和平進程中的婦女現在在哪裡? 現在的緬甸。 Retrieved from:  http://www.myanmar-now.org/news/i/?id=39992fb7-e466-4d26-9eac-1d08c44299b5

Worldwatch Monitor 2016,25 月 2016 日 宗教自由是緬甸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https://www.worldwatchmonitor.org/05/4479490/XNUMX/

筆記

[1] 參見參考文獻 Ali, W. (2011) For Fear Inc. 2.0 參見 www.americanprogress.org

[2] www.BurmaTaskForce.org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doniram_Judson

[4] 參見神學院網站http://www.pkts.org/activities.html

[5] 參見http;//www.acommonword.org

[6] 請參閱 1 年 2011 月 2011 日博客條目 http://dbuttry.blogspot.com/04/2/from-undisclosure-place-and-time-XNUMX.html

[7] www.mbcnewyork.org

[8] 參見沙洛姆基金會年度報告

[9] 參見http://rfp-asia.org/

[10] 請參閱巴黎聲明的 RFP 參考資料。 有關所有 RFP 青年活動的鏈接,請參閱 http://www.religionsforpeace.org/

[11]《對話》http://www.093ljm.org/index.asp?catid=136

[12] 例如巴基斯坦:http://www.gflp.org/WeekofDialogue/Pakistan.html

[13] 參見 www.mwr.org.tw 和 http://www.gflp.org/

[14] KAIICID Video Documentation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1OLXWr_zK71qC6bv6wa8-Q/videos)

[15] www.nydis.org

[16]英國廣播公司30年2011月XNUMX日

[17] https://flushinginterfaithcouncil.wordpress.com/

[18] http://flushingfriends.org/history/flushing-remonstrance/

[19] http://www.timesledger.com/stories/2013/50/flushingremonstrance_bt_2013_12_13_q.html

[20] 跨宗教基礎設施研究 http://pluralism.org/interfaith/report/

[21] http://www.shouldertoshouldercampaign.org/

[22] http://www.peaceandunitybridge.org/programs/curricula/

[23] 參見 https://www.facebook.com/myfriendcampaign/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伊博蘭的宗教:多元化、相關性和歸屬感

宗教是一種社會經濟現象,對世界各地的人類有著不可否認的影響。 儘管宗教看起來神聖不可侵犯,但它不僅對於理解任何原住民的存在很重要,而且在種族間和發展背景下也具有政策相關性。 關於宗教現象的不同表現形式和命名的歷史和民族誌證據比比皆是。 位於尼日利亞南部、尼日河兩岸的伊博族是非洲最大的黑人創業文化群體之一,其宗教狂熱無疑意味著其傳統邊界內的可持續發展和種族間互動。 但伊博蘭的宗教格局不斷在改變。 1840 年之前,伊博人的主要宗教是土著宗教或傳統宗教。 不到二十年後,當基督教傳教活動在該地區開始時,一股新的力量被釋放出來,最終將重新配置該地區的本土宗教景觀。 基督教的發展使後者的統治地位相形見絀。 在基督教在伊博蘭誕生一百週年之前,伊斯蘭教和其他不那麼霸權的信仰興起,與當地的伊博宗教和基督教競爭。 本文追蹤了伊博蘭的宗教多元化及其與和諧發展的功能相關性。 它從已發表的作品、訪談和文物中獲取數據。 它認為,隨著新宗教的出現,伊博人的宗教格局將繼續多樣化和/或適應,為了現有和新興宗教的包容性或排他性,為了伊博人的生存。

分享到

馬來西亞皈依伊斯蘭教和民族主義

本文是一個更大的研究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的重點是馬來西亞馬來民族主義和至上主義的興起。 雖然馬來族民族主義的興起可以歸因於多種因素,但本文特別關注馬來西亞的伊斯蘭教皈依法以及它是否強化了馬來族至上的情緒。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於1957年從英國統治下獨立。 馬來人是最大的族群,一直將伊斯蘭教視為其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將他們與英國殖民統治期間引入該國的其他族群區分開來。 雖然伊斯蘭教是官方宗教,但憲法允許非馬來人的馬來西亞人,即華人和印度人和平地信奉其他宗教。 然而,管理馬來西亞穆斯林婚姻的伊斯蘭教法規定,非穆斯林如果想與穆斯林結婚就必須皈依伊斯蘭教。 在本文中,我認為伊斯蘭教皈依法已被用作加強馬來西亞馬來民族主義情緒的工具。 初步數據是根據與非馬來人結婚的馬來穆斯林的訪談收集的。 結果顯示,大多數馬來受訪者認為皈依伊斯蘭教是伊斯蘭宗教和州法律所要求的當務之急。 此外,他們也認為非馬來人沒有理由反對皈依伊斯蘭教,因為結婚後,孩子將根據憲法自動被視為馬來人,憲法也附帶地位和特權。 皈依伊斯蘭教的非馬來人的觀點是基於其他學者進行的二次訪談。 由於穆斯林與馬來人聯繫在一起,許多皈依穆斯林的非馬來人感到自己的宗教和民族認同被剝奪,並感到接受馬來民族文化的壓力。 雖然改變皈依法可能很困難,但在學校和公共部門進行公開的宗教間對話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