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法:波科特戰爭與和平的替代政權

摘要:

長期以來,由外來者主導的旨在解決肯亞北部和烏幹達東部社區之間暴力衝突的衝突幹預措施並不令人滿意,只能實現暫時停火和短暫的相對和平。 鑑於這些努力持續失敗,本研究試圖確定波科特人(及其鄰居)的文化體係是否是導致這些努力無效的原因。 研究採用質性方法,以訪談和焦點小組討論作為資料收集方法。 研究表明,波科特人(以及她的阿特克集群鄰居)的發電機組系統產生了長達一個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交替政權,這對種族間無休止的搶牛事件負有責任。 其次,過去幾十年來由外人主導的衝突幹預之所以不成功,是因為對背景(一代系統和衝突)了解不足,認為衝突受到牧民背景之外的因素的影響,並且未能尋求牧民內部固有的有效衝突幹預措施。田園文化體系。 為了增加這些社區之間和平努力的成功機會,和平行動者需要更多研究文化體系,尋找在特定種族和種族間環境中維持衝突的根本基礎,以便創新與文化相關且有效的衝突幹預措施。 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定這些社區是否有加速權力向和平政權移交進程的機制。

閱讀或下載全文:

科喬梅,塞繆爾; 阿科蒂爾,傑克森(2019)。 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波科特戰爭與和平的替代政權

《共同生活雜誌》,6 (1),第 188-200 頁,2019 年,ISSN:2373-6615(印刷版); 2373-6631(在線)。

@文章{Kochomay2019
標題 = {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法:波科特戰爭與和平的替代政權}
作者={塞繆爾·科喬梅和傑克遜·阿科蒂爾}
網址 = {https://icermediation.org/regimes-of-war-and-peace/}
ISSN = {2373-6615(印刷版); 2373-6631(在線)}
年份 = {2019}
日期 = {2019-12-18}
雜誌 = {同居雜誌}
音量 = {6}
數字 = {1}
頁數 = {188-200}
出版商 = {國際民族宗教調解中心}
地址 = {紐約州弗農山}
版本 = {2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伊博蘭的宗教:多元化、相關性和歸屬感

宗教是一種社會經濟現象,對世界各地的人類有著不可否認的影響。 儘管宗教看起來神聖不可侵犯,但它不僅對於理解任何原住民的存在很重要,而且在種族間和發展背景下也具有政策相關性。 關於宗教現象的不同表現形式和命名的歷史和民族誌證據比比皆是。 位於尼日利亞南部、尼日河兩岸的伊博族是非洲最大的黑人創業文化群體之一,其宗教狂熱無疑意味著其傳統邊界內的可持續發展和種族間互動。 但伊博蘭的宗教格局不斷在改變。 1840 年之前,伊博人的主要宗教是土著宗教或傳統宗教。 不到二十年後,當基督教傳教活動在該地區開始時,一股新的力量被釋放出來,最終將重新配置該地區的本土宗教景觀。 基督教的發展使後者的統治地位相形見絀。 在基督教在伊博蘭誕生一百週年之前,伊斯蘭教和其他不那麼霸權的信仰興起,與當地的伊博宗教和基督教競爭。 本文追蹤了伊博蘭的宗教多元化及其與和諧發展的功能相關性。 它從已發表的作品、訪談和文物中獲取數據。 它認為,隨著新宗教的出現,伊博人的宗教格局將繼續多樣化和/或適應,為了現有和新興宗教的包容性或排他性,為了伊博人的生存。

分享到

馬來西亞皈依伊斯蘭教和民族主義

本文是一個更大的研究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的重點是馬來西亞馬來民族主義和至上主義的興起。 雖然馬來族民族主義的興起可以歸因於多種因素,但本文特別關注馬來西亞的伊斯蘭教皈依法以及它是否強化了馬來族至上的情緒。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於1957年從英國統治下獨立。 馬來人是最大的族群,一直將伊斯蘭教視為其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將他們與英國殖民統治期間引入該國的其他族群區分開來。 雖然伊斯蘭教是官方宗教,但憲法允許非馬來人的馬來西亞人,即華人和印度人和平地信奉其他宗教。 然而,管理馬來西亞穆斯林婚姻的伊斯蘭教法規定,非穆斯林如果想與穆斯林結婚就必須皈依伊斯蘭教。 在本文中,我認為伊斯蘭教皈依法已被用作加強馬來西亞馬來民族主義情緒的工具。 初步數據是根據與非馬來人結婚的馬來穆斯林的訪談收集的。 結果顯示,大多數馬來受訪者認為皈依伊斯蘭教是伊斯蘭宗教和州法律所要求的當務之急。 此外,他們也認為非馬來人沒有理由反對皈依伊斯蘭教,因為結婚後,孩子將根據憲法自動被視為馬來人,憲法也附帶地位和特權。 皈依伊斯蘭教的非馬來人的觀點是基於其他學者進行的二次訪談。 由於穆斯林與馬來人聯繫在一起,許多皈依穆斯林的非馬來人感到自己的宗教和民族認同被剝奪,並感到接受馬來民族文化的壓力。 雖然改變皈依法可能很困難,但在學校和公共部門進行公開的宗教間對話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