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民族宗教調解中心在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第63屆會議上的聲明

毫不奇怪,美國不是《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的締約國。 美國女性仍然比男性面臨更大的風險:

  1. 因家庭暴力而無家可歸
  2. 貧窮
  3. 低工資工作的就業
  4. 無償看護工作
  5. 性暴力
  6. 對生殖權利的限制
  7. 工作中的性騷擾

因家庭暴力而無家可歸

儘管美國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無家可歸,但美國四分之一的無家可歸女性因家庭暴力而無家可歸。 由於種族、青年以及缺乏經濟和社會資源,由少數民族單親母親領導且至少有兩個孩子的家庭特別容易無家可歸。

貧窮

由於暴力、歧視、工資差距以及低薪工作或參與無酬護理工作的就業率較高,即使在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婦女仍然面臨更大的貧困風險。 如上所述,少數民族婦女尤其容易受到傷害。 根據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的數據,黑人女性的工資是白人男性的 64%,西班牙裔女性的工資是白人男性的 54%。

低薪工作的就業

儘管 1963 年的《同工同酬法案》幫助美國男女工資差距從 62 年的 1979% 縮小到 80 年的 2004%,但婦女政策研究所表示,我們並不期望白人女性能夠實現工資平等,直到2058. 對於少數民族婦女沒有明確的預測。

無償看護工作

根據世界銀行集團的 2018 年婦女、商業和法律 報告顯示,世界上只有七個經濟體沒有提供帶薪產假。 美國就是其中之一。 紐約等州提供男性和女性均可使用的帶薪家事假,但紐約州仍然是提供此類帶薪休假的州中的少數。 這使得許多女性容易遭受經濟虐待、身體虐待、情感虐待和性虐待。

性暴力

三分之一的美國女性曾是性暴力的受害者。 美軍中的女性更容易被跟隨的男性士兵強姦,而不是在戰鬥中被殺。

超過四百萬人遭受過親密伴侶的性暴力,但密蘇里州仍然允許法定強姦犯和性掠奪者如果與受害者結婚,就可以避免被定罪。 佛羅里達州僅在 2018 年 XNUMX 月早些時候修改了類似的法律,阿肯色州去年通過了一項法律,允許強姦犯在受害者希望流產因這些罪行而懷孕的情況下起訴受害者。

生殖權利的限制

古特馬赫研究所公佈的統計數據表明,近 60% 尋求墮胎的女性已經是母親。 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認識到需要採取避孕和安全墮胎來保護婦女的人權,但美國卻繼續在全球範圍內削減為婦女提供與男子類似的生殖自由的項目。

性騷擾

女性在工作場所遭受性騷擾的風險也更大。 在美國,性騷擾不是犯罪,只是偶爾受到民事處罰。 只有當騷擾變成攻擊時,才會採取行動。 即便如此,我們的系統仍然傾向於審判受害者並保護肇事者。 最近涉及布洛克·特納和哈維·韋恩斯坦的案件讓美國女性尋求擺脫男性的“安全空間”,這可能只會進一步限制經濟機會,並可能使她們遭受歧視指控。

展望未來

國際民族宗教調解中心 (ICERM) 致力於支持世界各國的可持續和平,而如果沒有婦女,這一切就不會實現。 我們無法在 50% 的人口被排除在影響政策的高層和中層領導職位之外的社區中建立可持續的和平(見目標 4、8 和 10)。 因此,ICERM 提供民族宗教調解方面的培訓和認證,幫助女性(和男性)做好領導能力的準備,我們期待促進夥伴關係,建立強大的和平機構(見目標 4、5、16 和 17)。 我們理解不同成員國有不同的迫切需求,因此尋求在各級受影響各方之間開展對話與合作,以便能夠謹慎和尊重地採取適當行動。 我們仍然相信,只要有技巧地尊重彼此的人性,我們就能生活在和平與和諧之中。 在對話中,例如調解,我們可以共同創造以前可能不明顯的解決方案。

Nance L. Schick 先生,紐約聯合國總部國際民族宗教調解中心主要代表。 

下載完整聲明

國際民族宗教調解中心在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第 63 屆會議(11 年 22 月 2019 日至 XNUMX 日)上的聲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

建立有復原力的社區:種族滅絕後雅茲迪社區以兒童為中心的問責機制(2014)

本研究重點在於種族滅絕後的雅茲迪社群推行問責機制的兩種途徑:司法和非司法。 過渡時期司法是一個獨特的危機後機會,可以透過策略性多層面支持來支持社區過渡並培養韌性和希望感。 在這些類型的過程中,不存在「一刀切」的方法,本文考慮了各種基本因素,為建立有效方法奠定基礎,不僅控制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成員為他們的危害人類罪負責,但要賦予雅茲迪成員,特別是兒童,重新獲得自主和安全感。 在這個過程中,研究人員制定了兒童人權義務的國際標準,具體說明了哪些標準與伊拉克和庫德人的情況有關。 然後,透過分析從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類似情況的案例研究中吸取的經驗教訓,該研究建議建立以鼓勵雅茲迪背景下的兒童參與和保護為中心的跨學科問責機制。 提供了兒童可以而且應該參與的具體途徑。 在伊拉克庫德斯坦對七名被伊斯蘭國囚禁的兒童倖存者進行採訪,獲得了第一手資料,了解了目前在滿足他們被囚禁後的需求方面的差距,並導致創建了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檔案,將被指控的罪犯與具體違反國際法的行為聯繫起來。 這些感言對年輕雅茲迪倖存者的經歷提供了獨特的見解,並且在更廣泛的宗教、社區和地區背景下進行分析時,為整體的後續步驟提供了清晰的信息。 研究人員希望傳達為雅茲迪社區建立有效過渡司法機制的緊迫感,並呼籲具體行為者以及國際社會利用普遍管轄權,推動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TRC)作為解決問題的途徑。透過非懲罰性的方式尊重雅茲迪人的經歷,同時尊重兒童的經歷。

分享到

馬來西亞皈依伊斯蘭教和民族主義

本文是一個更大的研究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的重點是馬來西亞馬來民族主義和至上主義的興起。 雖然馬來族民族主義的興起可以歸因於多種因素,但本文特別關注馬來西亞的伊斯蘭教皈依法以及它是否強化了馬來族至上的情緒。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於1957年從英國統治下獨立。 馬來人是最大的族群,一直將伊斯蘭教視為其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將他們與英國殖民統治期間引入該國的其他族群區分開來。 雖然伊斯蘭教是官方宗教,但憲法允許非馬來人的馬來西亞人,即華人和印度人和平地信奉其他宗教。 然而,管理馬來西亞穆斯林婚姻的伊斯蘭教法規定,非穆斯林如果想與穆斯林結婚就必須皈依伊斯蘭教。 在本文中,我認為伊斯蘭教皈依法已被用作加強馬來西亞馬來民族主義情緒的工具。 初步數據是根據與非馬來人結婚的馬來穆斯林的訪談收集的。 結果顯示,大多數馬來受訪者認為皈依伊斯蘭教是伊斯蘭宗教和州法律所要求的當務之急。 此外,他們也認為非馬來人沒有理由反對皈依伊斯蘭教,因為結婚後,孩子將根據憲法自動被視為馬來人,憲法也附帶地位和特權。 皈依伊斯蘭教的非馬來人的觀點是基於其他學者進行的二次訪談。 由於穆斯林與馬來人聯繫在一起,許多皈依穆斯林的非馬來人感到自己的宗教和民族認同被剝奪,並感到接受馬來民族文化的壓力。 雖然改變皈依法可能很困難,但在學校和公共部門進行公開的宗教間對話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