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對難民的冷淡態度

發生了什麼? 衝突的歷史背景

阿貝1989年出生於厄立特里亞。他在埃厄邊境戰爭中失去了父親,留下了母親和兩個姊妹。安倍是少數能讀完大學的優秀學生之一。安倍在阿斯馬拉大學學習資訊技術,他有一份兼職工作來養活喪偶的母親和姊妹。正是在這段時間,厄立特里亞政府試圖迫使他加入國家軍隊。儘管如此,他對於參軍卻一點興趣也沒有。他擔心自己會面臨父親的命運,他不想在沒有支持的情況下離開家人。安倍因拒絕參軍而被監禁並遭受酷刑一年。安倍生病了,政府將他送往醫院接受治療。病癒後,安倍離開祖國,穿越撒哈拉沙漠,前往蘇丹、利比亞,最後穿越地中海,抵達義大利。安倍獲得難民身份,開始工作並在義大利繼續大學學業。

安娜是安倍的同學之一。她反全球化,譴責多元文化主義,強烈反對難民。她通常參加鎮上的任何反移民集會。在課堂介紹中,她聽說了安倍的難民身分。安娜想要向安倍表達自己的立場,一直在尋找方便的時間和地點。有一天,安倍和安娜提前來上課,安倍向她打招呼,她回答說:「你知道,不要把這當成是針對個人的,但我討厭難民,包括你。它們是我們經濟的負擔;他們沒有禮貌;他們不尊重女性;他們不想同化和採用義大利文化;你正在大學裡獲得一個意大利公民有機會就讀的學習職位。”

安倍回答說:「如果不是義務兵役以及在祖國遭受迫害的沮喪,我就沒有興趣離開我的國家來到義大利。此外,安倍否認了安娜表達的所有難民指控,並表示這些指控並不代表他個人。正當他們爭論的時候,他們的同學也來上課了。安倍和安娜被要求參加調解會議,討論他們的分歧,並探討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減少或消除他們的緊張局勢。

彼此的故事——每個人如何理解情況以及原因

安娜的故事 – 安倍和其他來到義大利的難民對公民的安全和保障構成問題和危險。

位置: 安倍和其他難民是經濟移民、強暴犯、不文明人;他們在義大利不應該受到歡迎。

興趣愛好:

安全保障: 安娜認為,所有來自發展中國家(包括安倍的祖國厄立特里亞)的難民對義大利文化來說都是陌生的。尤其是,他們不知道如何對待女性。安娜擔心 2016 年除夕在德國科隆市發生的輪姦事件可能會在義大利發生。她認為,大多數難民還想在街上侮辱義大利女孩來控制她們應該或不應該穿什麼。包括安倍在內的難民正成為義大利婦女和女兒文化生活的威脅。安娜繼續說:「當我在班級和周邊地區遇到難民時,我感到不舒服和安全。因此,只有當我們停止為難民提供在義大利居住的機會時,這種威脅才會得到遏制。”

財務問題: 大多數難民,尤其是安倍,都來自發展中國家,他們沒有財力來支付在義大利逗留期間的費用。因此,他們甚至依賴義大利政府的財政支持來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此外,他們也搶走了我們的工作,並在同樣由義大利政府資助的高等教育機構學習。因此,它們給我們的經濟造成了財務壓力,並導致全國失業率上升。

歸屬感: 義大利是義大利人的。難民不適合這裡,他們不是義大利社區和文化的一部分。他們對這種文化沒有歸屬感,也不會嘗試採用它。如果他們不屬於這種文化並融入它,他們就應該離開這個國家,包括安倍。

安倍的故事 – 安娜的仇外行為才是問題所在。

位置: 如果我的人權在厄立特里亞沒有受到威脅,我就不會來義大利。我來這裡是為了躲避迫害,以挽救我的生命,使其免受獨裁政府侵犯人權措施的侵害。我是義大利的難民,我透過繼續大學學習和努力工作,盡最大努力改善我家人和我自己的生活。身為難民,我完全有權利工作和學習。某地某些或少數難民的過失和罪行不應歸咎於所有難民,也不應一概而論。

興趣愛好:

安全保障:厄立特里亞是義大利殖民地之一,這些國家的人民之間在文化上有許多共同點。我們吸收瞭如此多的義大利文化,甚至一些義大利語單字也與我們的語言一起使用。此外,許多厄立特里亞人講義大利語。義大利婦女的穿著方式與厄立特里亞人相似。此外,我在一個像義大利文化一樣尊重女性的文化中長大。我個人譴責針對婦女的強姦和犯罪,無論是難民還是其他人實施的。將所有難民視為威脅東道國公民的麻煩製造者和罪犯是荒謬的。作為難民和義大利社區的一部分,我確實知道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也尊重他人的權利。安娜不應該因為我是難民就害怕我,因為我對每個人都很和平友好。

財務問題: 當我讀書的時候,我有自己的兼職工作來養活家裡的家人。我在厄立特里亞賺的錢比我在義大利賺的多得多。我來到東道國是為了尋求人權保護並避免來自祖國政府的迫害。我並不是為了尋求一些經濟利益。關於工作,我是在競爭空缺職位並滿足所有要求後被錄用的。我認為我獲得這份工作是因為我適合這份工作(而不是因為我的難民身分)。任何具有更好能力並且願意在我的地方工作的義大利公民都可以有同樣的機會在同一個地方工作。此外,我還繳納適當的稅款,為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因此,安娜關於我是義大利國家經濟負擔的指控因上述原因而站不住腳。

歸屬感: 雖然我原本屬於厄立特里亞文化,但我仍在嘗試融入義大利文化。是義大利政府給了我應有的人權保護。我想尊重義大利文化並與之和諧相處。我覺得我屬於這種文化,因為我每天都活在其中。因此,因為我們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將我或其他難民排除在社區之外似乎是不合理的。透過接受義大利文化,我已經過上了義大利生活。

調解項目:調解案例研究開發者 納坦·阿斯雷克,20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伊博蘭的宗教:多元化、相關性和歸屬感

宗教是一種社會經濟現象,對世界各地的人類有著不可否認的影響。 儘管宗教看起來神聖不可侵犯,但它不僅對於理解任何原住民的存在很重要,而且在種族間和發展背景下也具有政策相關性。 關於宗教現象的不同表現形式和命名的歷史和民族誌證據比比皆是。 位於尼日利亞南部、尼日河兩岸的伊博族是非洲最大的黑人創業文化群體之一,其宗教狂熱無疑意味著其傳統邊界內的可持續發展和種族間互動。 但伊博蘭的宗教格局不斷在改變。 1840 年之前,伊博人的主要宗教是土著宗教或傳統宗教。 不到二十年後,當基督教傳教活動在該地區開始時,一股新的力量被釋放出來,最終將重新配置該地區的本土宗教景觀。 基督教的發展使後者的統治地位相形見絀。 在基督教在伊博蘭誕生一百週年之前,伊斯蘭教和其他不那麼霸權的信仰興起,與當地的伊博宗教和基督教競爭。 本文追蹤了伊博蘭的宗教多元化及其與和諧發展的功能相關性。 它從已發表的作品、訪談和文物中獲取數據。 它認為,隨著新宗教的出現,伊博人的宗教格局將繼續多樣化和/或適應,為了現有和新興宗教的包容性或排他性,為了伊博人的生存。

分享到

馬來西亞皈依伊斯蘭教和民族主義

本文是一個更大的研究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的重點是馬來西亞馬來民族主義和至上主義的興起。 雖然馬來族民族主義的興起可以歸因於多種因素,但本文特別關注馬來西亞的伊斯蘭教皈依法以及它是否強化了馬來族至上的情緒。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於1957年從英國統治下獨立。 馬來人是最大的族群,一直將伊斯蘭教視為其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將他們與英國殖民統治期間引入該國的其他族群區分開來。 雖然伊斯蘭教是官方宗教,但憲法允許非馬來人的馬來西亞人,即華人和印度人和平地信奉其他宗教。 然而,管理馬來西亞穆斯林婚姻的伊斯蘭教法規定,非穆斯林如果想與穆斯林結婚就必須皈依伊斯蘭教。 在本文中,我認為伊斯蘭教皈依法已被用作加強馬來西亞馬來民族主義情緒的工具。 初步數據是根據與非馬來人結婚的馬來穆斯林的訪談收集的。 結果顯示,大多數馬來受訪者認為皈依伊斯蘭教是伊斯蘭宗教和州法律所要求的當務之急。 此外,他們也認為非馬來人沒有理由反對皈依伊斯蘭教,因為結婚後,孩子將根據憲法自動被視為馬來人,憲法也附帶地位和特權。 皈依伊斯蘭教的非馬來人的觀點是基於其他學者進行的二次訪談。 由於穆斯林與馬來人聯繫在一起,許多皈依穆斯林的非馬來人感到自己的宗教和民族認同被剝奪,並感到接受馬來民族文化的壓力。 雖然改變皈依法可能很困難,但在學校和公共部門進行公開的宗教間對話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步。

分享到